close

台北電影節今天開幕。

如果你在最近看電影,或是搭公車時,會發現一個很有趣的廣告︰一隻柏林熊在台北街頭遊蕩。09年的台北電影節以柏林〔Berlin〕這個城市為題,帶來了一系列的德國片,並用六月台北很柏林來當口號。榮登開幕片的分別為台灣電影「陽陽」以及13位德國導演聯手的德國電影「德國09」(Deutschland 09)。今天去看的就是下午兩點在中山堂上映的開幕片,Deutschland 09。

Deutschland 09,一部用13個導演,每個人拍攝的12分鐘短片架構起來的電影,每個導演用自己心中的方式去詮釋他們心中當代的德國,這部片先前在柏林影展以及德國院線放映過。會有這個聯合許多導演拍攝關於德國主題的想法,主要是想和30年前,由11位導演所拍出的電影「德國之秋」(Deutschen Herbst)致敬。兩部都是每個導演眼中所見的德國,不同的是,Deutschen Herbst所處的年代,就現在角度看來多了些封閉,主題也偏向恐怖主義,Deutschland 09展現的則是完全的自由,每個導演的題材都大大不同,有人是訪問,有人是實驗性劇情,有人是貼近現實,每種角度帶給人們的德國,都是不一樣的氛圍。

13個影片分別是︰Der Name Murat Kurnaz 、Krankes Haus 、Schieflage 、Der Weg, den wir nicht zusammen gehen、Séance、Ramses、Die Unvollendete、Joshua、Erster Tag、Fraktur、Eine Demokratische、Gesprächsrunde zu festgelegten Zeiten、Feierlich reist、Gefährder。足足兩個小時半,每部片的涵義又如此深厚,看起來真的很吃力,當你還在思考上一部短片的涵義時,下一部緊接要帶給你不同的震撼,不過也很過癮,一次碰觸了13種德國。

我最喜歡的就是「歧路」(Der Weg, den wir nicht zusammen gehen),它描寫了逐漸繁榮的社會中,存在著老舊、破爛的建築,它們外型不如皇宮般富麗堂皇,又沒有德國傳統建築般的古典細緻,它們只是破舊的水泥建築,存在於二戰時期、東德、過去,那段德國黑暗的時代,現在的社會中,已經不需要這般象徵幽暗靈魂,古老的鬼魅存在,一切講求的是全新、透明、現代化的建築,這些陰暗消息的過去,就讓它隨著時間的淘汰,化做無人知曉的灰燼。其中還提到,德國試圖把遊民從預建新車站的地方趕走,因為他們不希望外來訪客看見這個國家墮落的一面,這些景象,在一般的旅遊書、電視節目裡是看不到的,人們只會覺得德國是個古典美麗的國家,但夾雜在其中的,是他的黑暗,一個個老舊的房屋被消滅,重新裝潢好的古堡、新穎的現代建築出現,就像台灣被拆除的眷村般,德國某些部分也流失了。導演在口白中說到了,連接一切的,其實就是「情感」,每個建築物都有情感,就算是最黑暗的時代也一樣,整部片的關鍵字也是「情感」,把過去情感挖去的德國會是如此,導演沒有回答。

再來很有趣的一部電影「哥德活體字」(Fraktur),看到這個片名我就笑了,因為這學期的作文課就在學這個要人命的花體字,主要是描述一個觀看FAZ幾十年的老人家,沒辦法忍受在某天早上看報紙時發現,報紙上的花體字不見了,一路殺到位在Frankfurt編輯部的故事。最後他說了,看不懂花體字的人,看不到德國背後隱含的古老意涵,並開槍在編輯部開會的每個人都殺了。看起來好笑,甚至荒謬,卻也隱含了,隨著資訊快速變遷的時代,德國喪失的種種傳統,也展現出了德國人的固執和一成不變,這是他們令人喜歡的地方,同時也讓人煩惱。逐漸消失的古老字體,不就像繁體字漸漸被簡體字蠶食,大家追求便利易懂的情況下,舊制的東西反而被拋在腦後了,過往的文化好像不重要了,不過,看到他最後說的那句話,我只想說,還好我看的懂花體字……

「出差」(Feierlich reist)則是反映現代人生活與全球化的影片,男主角每次出國工作時,一樣的航空公司、一樣的飯店、一樣在路上尋找Starbucks點一杯無糖摩卡咖啡,或許說明了現代人不管在哪裡,都已經有了習慣性的依賴,總得找到自己熟悉的事物,在主角走動的過程,也可以看到很多跨國的名牌,不管你是在法國、日本、埃及,一樣逃不過全球化的陰影。不過我覺得主角有強迫症,還有,他很帥。

最後壓軸的兩部片也很棒,「經濟醫院」(Krankes Haus)是以急診室解救病人來詮釋商人、政客操作德國,只救他們覺得有用的人,啃光了你的用處後再丟棄,還有社會上的老年問題,其實這點蠻像台灣的,老年化的社會,沒人照顧的老人只能留在老人院裡,看似有著完善照顧,其實是寂寞的。最後的一首歌,象徵了不論時局多麼混亂,身處的國家,依舊是最美的依靠,或許也是丟了個希望吧。導演Wolfgang Beck也有到現場來唷。

最後一部「降神會」(Séance)講的是移民去月球的人類被移去了過往在地球的記憶,但有個女人還記得過往的時光,跨過了防止眾人看到地球的圍牆,在月球的砂上寫了Deutschland後便死了。因為被抹滅記憶的人們腦袋空空的什麼也沒有,統治者選擇讓他們去接觸這個女人留有過去記憶的腦子,接受到這些想法的人們瘋狂地越過圍牆,看著遠方的藍色星球,還有他們永遠不知道的Deutschland。

13個不同的德國,或許和外人眼中所見到的不太相同,不過,每個人看事情總有自己的角度。就像Goethe說的,德國原無足掛齒,每個單獨的德國人卻意義重大。因為有這些單獨的個體,讓這個國家始終帶著令人猜不透,一體兩面的個性。那個國家,經過多少次分裂,多少次戰爭,既是人們眼中嚴肅古板的存在,又運育了浪漫主義,劍橋德國簡史的封面,甚至用了不斷尋找自我的國家來形容德國,或許德國人自己也摸不透自己吧。

Wenn du mich fragest, wo Deutschland ist...Ich werde sagen, Deutschland liegt in meinem Herzen...


導演Wolfgang Beck在現場回答問題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朱小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